联系九游会:

021-24117600

有家就有九游会

致力于成为食品行业消费者体验的创新引领者

公司新闻

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:这个省明明吃不到一块儿,却总说是一家人

作者: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:这个省明明吃不到一块儿,却总说是一家人 发布时间:2024-09-02
隐藏的散装大省,不是江苏!

文:王小懒

来源:风味星球(ID:fengweixingqiu)

正吃着婆婆寄来的豆馅子馍,大数据就让我刷到“用一个大黄米分裂山东”的帖子,配图是一张带馅儿馒头。而馅儿,是我从未见过的大黄米。

我是纯血山东人,人生超过三分二的时间都在吃山东菜,但我从来没吃过,甚至没见过,这种叫大黄米馒头的物种。我所熟悉的馅儿只有刚刚手里的豆沙。如此“异端”,大脑几乎是忍不住发出了“山东人没见过这个,应该某种新晋网红”的声音,然而刚准备评论,就发现评论区早已有人站出来:“这不是山东的,绝对不是山东的”“活了30年的山东人从来没见过这玩意儿”。

但同时,竟然也出现了反驳的声音:“我是山东人,我从小就吃,每年都吃,家家都会做”“你没吃过怎么就证明不是山东的了”。甚至吃过的山东人里还分裂出来两派,一派把这个叫做“馒头”;另一派坚持说这个叫“糕”。

如此激烈,让评论区里不少外省路人也看出了兴致,“大数据为什么推给我这个广东人?”“给本南京人看笑了,万万没想到山东也是散装的!”

不不不,山东可不散装!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山东是“齐鲁大地,礼仪之邦”,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完整的地区之一,山东的差异是因为省内面积很大…. 可辩驳的思路还没完整,“你们山东海鲜真的好好吃”“大饼配生葱是我的噩梦”这些真实来自外地朋友的评论也不自觉地挤进了大脑,而每次面对这些评论,我都会很尴尬的告诉他们 “没有,虽然我是山东人,但我们那没有海鲜”,以及“我从小也不生吃葱”。

这么说来,山东貌似真的是个隐藏的散装大省?

01

山东济南,中国青岛,宇宙寿光

散装山东到底从何而来?

仔细研究大黄米馒头的帖子,会发现吃它的基本聚焦在青岛、烟台、威海等沿海城市,而没见过的则百分百是内陆地区。看似山东内部的无序内讧,实际差异却有迹可循,这两派刚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山东地理区间:半岛和内陆。

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省份,山东东边面朝大海,深入黄海和渤海之中,构成了山东半岛。这部分地区不仅拥有大黄米馒头,还拥有碧海蓝天,海鲜自由,半岛上的人,吃蛤蜊,哈啤酒,穿只露出眼睛的全身防晒服游泳;而西面嵌入华北平原,构成了山东的内陆地区,这里没有海洋,但是拥有一望无际浩荡宽广的麦田,于是也有了大饼卷一切,大葱比人高的豪迈山东。

我是淄博人,淄博处于山东省境内沿海到内陆的交接地带。从小啃着馒头火烧烧饼长大的我,小时候一直都很难理解山东和海有什么关系,毕竟除了水库里的鱼,我还真的很少吃到海洋里的鲜货。我对海的所有认知都来源于我的姥姥,她是乳山人,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富饶的胶东湾。大海赋予了姥姥家一片偏海洋性的气候特征,那里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是理想的宜居之地。

姥姥曾无数次和我感慨,乳山是一座如何干净的城市。年轻的她跟随工厂搬迁来到淄博,淄博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,跟胶东湾相比气候更加干燥,再加上当时正在城市建设中,到处飞着薄土,来到淄博的第一天,姥姥看到小白鞋上蒙了一层土,就产生了一种过去没体验过的落差和新奇。

16岁那年,我也终于看到了大海。在青岛,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,浪花拍打礁石上演海枯石烂的浪漫,湿润的海风迎面吹来,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。青岛普通的居民菜市场里,鲜活的海鲜,梭子蟹、蛤蜊、生蚝随处可见,餐桌上的炒海螺、乌鱼花、笔管炖豆腐、海肠捞饭都令我打开了新世界,一边豪横享受着海鲜自由,一边对山东地大物博这件事有了真实认知。都是一个省,大家吃的怎么相差这么大?我终于体会到了姥姥的“落差感”,山东内部的城市差异,有时候让人感觉像出了一趟国。

这种差异也进一步造就了“鲁菜”的“难以定义”。大海赋予半岛地区独特的“胶东菜”,我们熟悉的葱烧海参,就是胶东菜的典型代表;至于内陆,高档的鲁菜则以孔府菜、济南菜和博山菜为主,但无一例外,它们都更精于处理各种鸡鸭猪等肉类,九转大肠就是这些菜系中的骄傲之作。

靠山的人觉得山高,靠海的人觉得海宽,不同区域的自然优势给了不同地区的山东省各自的优越感。尽管省会是济南,但青岛认为自己在外地人眼中更能代表山东。于是,也有了“山东济南,中国青岛,世界潍坊,宇宙寿光”的叫法,但也从这些称呼中,侧面佐证了山东或许的确“散装”。

02

同桌异房,山东人的乡愁各有不同

继续深入探讨,会发现一个更百花齐放的山东:在内陆,泰山以及鲁中南山地丘陵的阻隔,把内陆划分成了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。在沿海,黄海、渤海两个不同海域又冲刷出了七种不一样的城市个性。

山东的多样,难以一言概之。就拿内陆来说,同一种食材,不同的内陆城市中,就已经存在千差万别,互不相识的情况。而这,会是窥见山东之“散”的更佳视角。

比如煎饼,不少山东人最想甩掉的刻板印象之一。几乎在每个真诚发问“山东人都如何吃煎饼”的帖子下,都有山东人回复:我们真的不都吃煎饼。

山东有16个地级市和26个县级市,只有临沂、泰安、枣庄以及与之接壤的济宁、淄博、日照的部分地区吃煎饼,别说是沿海城市了,就连鲁西南和鲁西北的山东内陆人,也真的很少有知道煎饼是什么味儿的。

而如果要真聊起来山东煎饼,临沂、泰安、枣庄这几个煎饼大户也是可以犀利地针锋相对一番:

当外省人提起山东煎饼,都会学着网络段子的模样,卷上一根大葱,然后头一歪,才能把干硬的煎饼咬断。这时候临沂人就要拿出来自己的面煎饼,证明煎饼也可以松软如薄饼,并非不硌断牙不罢休的;

济宁人则认为自己的香酥煎饼才是最令人引以为傲的煎饼之光。这种煎饼远远看上去像拿破仑蛋糕,层层叠叠,每一层煎饼里都裹满了用花生和芝麻做成的五香馅料,香酥可口,每一口都令人心潮澎湃;

枣庄人则有自己的杀手锏——滕州菜煎饼。这是制霸各大高校小吃街上的王牌产品,两片大煎饼卷起来无限丰富的菜码,一煎一叠,香味撩人,怎么看都和那种咬不动的硬煎饼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
再进阶,山东内陆又分别与河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四省接壤,常年受到不同邻居生活习惯的影响,这些接壤城市们自然是不会服从于一套标准的饮食体系下的。比如淄博人的我,和菏泽人的我对象,在吃饭这件事情,就几乎没有共同的“乡愁”。

我还记得对象带着一箱火腿肠来我家的场景,那一瞬间我真得四脸震惊——竟然还有人拿火腿肠当礼物?而他则是用自信的眼光告诉我,这是菏泽的送礼标配。而当我跟他去了菏泽,每天早餐吃着水煎包、油茶、胡辣汤……我也几乎天天困惑,自己到底是在山东,还是在河南。

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种大家都钟情的食物,饺子,却没想到我们两个山东人对饺子竟然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。淄博方言说吃饺子叫“包包子”,皮薄且软,馅多是散馅儿,煮好后沥水装盘,饺子汤单独舀到碗里喝。而菏泽的饺子,皮厚且硬,馅儿也是更热衷于剁出来筋道的肉丸,煮好的饺子是连汤带水放在碗里吃的,称为“饺的”。

更重要的是,有一次我们聊到小学生活,才发现他竟然是上了六年小学三年初中——之前我一直以为整个山东的九年义务教育,都是五年小学四年初中。

03

对内散装,对外认同

尽管环境不同、物产不同、甚至生活方式、教育基础都不同,但读到“山东原来也那么散装”时,我发现自己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不适,而不是赞同。山东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争强好胜,更像是好朋友之间的赌气,“我可以说你不好,但是也只有我能这样说你,别人说你的不好我是要和他翻脸的”。

我想,这大概是因为山东人骨子里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。

山东人从小就有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觉悟,如果发生认知冲突,我们通常也习惯性找自己的问题,不会去埋怨别人。就像引发这场“认知冲击”的大黄米馒头,发帖的其实是外地朋友,好奇在哪里可以买得到。而评论区的山东人回复“这是山东的”或者“这不是山东的”也并不是打起来了,而是他们很想为山东站出来说话,害怕大家误解了山东。

山东很大,土地横跨五大水系,16座不同城市有的与大海相连,有的与大山相交,养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性格,这是环境和历史天然造成的。但各地方的人却异口同声对“山东”的好名声有着高度统一的认可。

我还记得上高中时,有一次我跟我妈说想去马尔代夫旅游,我妈的回应是:那有什么好玩的,不如去青岛。去年老家淄博的烧烤爆火,淄博政府多次发文,推荐介绍的也不是淄博多好,而是山东还有其他各地的风景美食。这种格局和义气,是孔孟儒学在齐鲁大地每一寸土地上平等留下的传统,大概也正是如今“好客山东”的一种内在驱动力。

离开了家乡以后,无论我们是青岛人、菏泽人、淄博人,我们对外,都只会用一个名字来介绍自己,那就是:山东人。与其说山东是散装,不如说山东最懂得什么是形散而神聚,懂得如何和衷共济,为中华大地最大限度留存下各种缤纷多彩的真诚味道。

九游会·(j9)官方网站-真人游戏第一品牌!

新闻资讯